年初在東京轉機的時候,順道買了來兩本有關平成時代的特刊。
當時在書架前,還猶豫了一下要買哪一本,雖然同樣是在回顧平成史,但作法確有些不同,左邊那一本以圖表呈現、資訊性強,右邊那一本請來四十位專家學者撰寫論述,文字比較多。最後決定兩本都帶回來好好研究一下——想買書的時候總能找到藉口。
回來仔細看才發現兩本標題都叫激動的平成史,到底是有多激動。
Calm down, calm down.
不過平成雖然應該又平又成,但這30年間日本社會的整體發展,實際上卻是曲曲折折、起起伏伏,前有泡沫經濟崩潰後帶來失落的二十年、後有311地震暴露出的天災人禍,回顧起來確實是頗為「激動」。
不過一個時代要結束前,有這樣一個回顧,還是十分重要的。幾年之前看過日本學者小熊英二編的《平成史》一書(書訊在留言處),當時平成還在持續進行中,不過日本已經出現這樣以歷史縱深眼光剖析當代的討論,不能不說有點令人羨慕。
相比之下臺灣社會對走過的路,似乎就沒那麼關心;在每天的新聞漩渦中,大概也少有人有力氣,從比較長的時間脈絡去理解當下事件的發展。善於遺忘過去的人群,會如何決定自己的未來呢?
順帶一提,今天在跟同事分享這類特刊,同事說:
「我們應該也要來做一個民國史特刊。」
「因為我們可能也快要換年號了。」
噢, Calm down, calm down。媽祖有托夢給你說要換年號嗎?
#除了公家文書外已經很久沒有用民國紀年了